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文件资料
着力“四个加强”确保留守儿童安全健康成长
  • 2019-01-11 09:11
  • 来源:
  • 发布机构:
  • 【字体:    

陆河县是山区农业县,近几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全县学龄留守儿童约有6000多人。县关工委对留守儿童在抓好理想信念为主线,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的基础上,根据留守儿童容易发生“安全失保、学习失教、亲情失缺”的特点,提出了对留守儿童,人身上加强安全管护;精神上加强心理疏导;学习上加强辅导;生活上加强扶助“四个加强”的工作方案。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强安全管护,确保了留守儿童平安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群体,普遍存在心理和性格方面的障碍,极容易产生行为越轨。主要表现有:深夜不回家、夜夜泡酒吧、夏天结帮到山塘、水库、深水河中游泳,周末,晚上骑着摩托车以时速120公里,甚至160公里的速度在马路上狂飙,交通事故、溺水事件、打架斗欧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满足自己的高消费走上盗窃犯罪的道路等等。对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是法制安全教育。各学校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特定群体的法律需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请法制副校长定期开设法制讲座,针对社会学校安全典型案(事)例开展及时的法律解读,从而引导社会法治风尚,增强安全法制意识。许多学校还根据实际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措施,例如:螺溪中学设立安全监督岗,及时报告儿童活动情况,使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二是对重点人员结对帮扶、安全监护。许多山区学校对放学途中常在公路上你追我赶,节假日到河边捉鱼摸虾的不良情况,制定了“勤做好事,勤完成作业,勤锻炼身体,不准闹事打架,不准抽烟,不准赌博”的“三勤三不准”日常行为规范。在上学放学时,以自然村为单位,由高年级学生举旗,带着低年级学生靠公路边行走,有的还由老师护送,避免不安全事故发生。三是根据留守儿童放学回家和节假日在家里和村里教育管理跟不上的状况,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组织留守儿童在校开展球类、象棋、跳绳、歌咏、猜谜、书法等活动,让孩子们安全度过节假日生活。如:河田镇砂坑侨光小学,自2010年成立“新宝希望家园”以来,老师和部分校外青年组成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无私地为家园里的留守儿童服务。每天放学后,每个寒暑假及节假日、志愿者都在家园里精心陪护,指导留守儿童写作、唱歌、画画、做游戏等。使安全管护工作逐步走入正轨,步入新的里程。近二年来,留守儿童无发生交通事故,无溺水事情,无盗窃犯罪事件的发生。有效地加强了留守儿童的安全管护,工作成效得到社会的肯定。

二、加强心理疏导,确保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幼年就离开了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自闭、孤僻、偏激、焦虑、忧郁、厌学、性格叛逆、不合群、不愿跟同学在一起、喜欢独来独往等。为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一是政府和教育部门将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纳入教师职责,迫鸭子上架。二是积极动员老师学习心理学有关课程,边学边干。三是各镇的中、小学、初中部都设立了心理辅导室。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四是建立家长校讯通、留守儿童家长微信群等交流平台。把留守儿童的家长集中在一个群里,加强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儿童心理动态,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引导。如上护镇鸡坑小学结合“家文化”办学特色,突出“孝”文化主题。老师把教室布置成家的感觉,设置“心语墙”,把留守儿童的“心语”拍成照片后,用微信方式发给孩子父母,并将其父母的回复及时制作成“回信”,密封后贴到“回信处”让孩子领取、阅读。专门出版“乌鸦反哺”、“感恩的心”等“孝”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教育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孩子生活更好些。我们在校应认真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感谢父母。各学校也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以达到心理疏导的目的。五是鼓励留守儿童多与父母写信交流,以增进亲子感情。对学生写得好的书信,进行表扬和适当的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对留守儿童家庭勤家访,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情况。对重点的“问题”学生,开小灶、单个交流帮助。由于措施确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统计,3000多名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经过疏导,得到不同的改善。

三、加强学业辅习,确保留守儿童不掉队

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朋来监护的,由于生活在特殊家庭环境中,学习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加之学习自觉性差,纪律性不强,主动性欠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不理想,没有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情况。对此,各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文化学习都给予特殊关照,做到“不让一个掉队”。在这方面各学校均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有的对学习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在课堂多提问引导,增强他们学习注意力;有的课外多帮助补习;有的组织成绩好的学生与差生结对子,采取一帮一带动方式;有的寒暑假期间,有计划组织回乡大学生到校搞联欢活动,上文化补习课,收到很好的效果。如:陆河外国语学校把亲情融入严格管理之中,以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螺溪中学对留守儿童做到“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实行学校、班主任、科任老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工作制度。以上的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辅习起到了推化剂的作用,提高了留守儿童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据统计85%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从差到良好或优的转变。

四、加强生活扶助,确保留守儿童学习无后顾之忧

选择与子女分离而外出务工的家庭,都是居住在贫困的山区。缺乏生产资源,生产生活又无一技之长,只能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加上外出也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打工收入也往往不高,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绝大部分家庭生活拮据,普遍比较困难。对此,各镇、各村均能实行优惠政策:一是纳入低保对象,实行经济帮扶,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二是发动社会力量,实行重点帮扶。如南万镇自2012年以来,发动外出老板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已资助了141名学生,发放助学资金28万多元。还有许多领导干部发现特困的留守儿童或孤儿,拿出自己的钱来帮扶。如原水唇镇委书记叶涌华多年如一日帮助水唇镇吉龙村孤儿彭明月学生,使其考上了惠州大学。县关工委组织“五老”参与各地发动社会力量,仅2017年一年集资85万元,重点帮扶459人。陆河中学学生彭丽仪父亲病故,母亲外出打工,把她寄养在亲戚家,养父、母六十多岁,身体有病,家庭十分困难,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整日以泪洗面,县关工委联系帮扶5000元,并发动其亲戚和邻里帮助,使其圆了大学梦。水唇镇护塘村残疾儿童余诺逊,家庭贫困,父亲外出打工,本来不想让他上学,村委关工委领导专门到他家,从思想上引导父母,经济上给予资助,使余诺逊上了学。三是县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积极联系青友会、同学会、港台联谊会、社会慈善机构等组织,和外出老板、乡贤人士到学校扶贫助学,送学习用品和体育活动用品,既帮扶了贫困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又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如,螺溪镇中心小学积极发动社会人士关爱留守儿童,螺溪小学、正大小学、各安小学、新溪小学等学校在村居委、乡贤的支持下,专门成立了教育基金,积极开展奖教、奖学。帮助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我县127个村(社区)有68个成立了教育基金会。

通过三年多的实践,使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四个加强”能使留守儿童的“安全失保、学习失教、亲情失缺”的现象得到彻底的改善。“四个加强”使我们的工作做到学校、做到家里、做到每个孩子的心中,使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来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都为留守儿童的工作添砖加瓦。可以说“四个加强”,是一条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有效的途径。

⠂ ⠂ (陆河县关工委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汕尾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2020 www.sw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开普云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20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29521号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